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快乐文学 >> 一个人的抗战 >> 文艺界尽责的小卒——老舍

文艺界尽责的小卒——老舍 2/2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使得中国这个文化大国、诗歌大国、散文大国里几乎所有有名的文人齐聚一地,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分散开来,他们也许只能放出飞蚊般的微音;联合起来,他们定能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大家能凑在一起呐喊,就是伟大!老舍在入会誓词中这样写道:“这是新的机械化部队。我这名小卒居然也被收容,也能随着出师必捷的部队去作战,腰间至少也有几个手榴弹呀!我没有特长,只希望把这几个手榴弹打碎些个暴敌的头颅。你们发令吧,我已准备好出发。生死有什么关系呢,尽了一名小卒的职责就够了!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铮铮誓言,是老舍以笔作刀的无畏,是向祖国发出的誓言。

3

“文协”的“大炮”是刊行会刊,出版《抗战文艺》。这个会刊,是抗日战争期间寿命最长的刊物,从1938年5月4日青年节创刊,到1946年5月4日停刊,一共出了七十三期。发行的地点,八年间换了五个。即使武汉撤退期间,在总会已撤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出版了四期。

《抗战文艺》纪念特刊

当时,“文协”的几个主任,都是业余的,不领工资,由老舍先生带头,就吃自己的稿费。但就在这样的困难条件下,“文协”“穷而乐,睡而不死”,每个礼拜都有活动。那真是一群热心赤诚的、空前活跃的文人。当时有各式各样的会议,比如小说座谈会、诗歌座谈会、戏剧座谈会、民族座谈会、报告文学座谈会等,还给外国作家或者各地来的作家开欢迎会。多少相识与不相识的同道都成了朋友,在一块儿讨论“抗战文艺”的许多问题。开茶会呢,穷得连“清茶恭候”也做不到,大家各自掏各自的茶资。会后,刚刚得到了稿费的人,总是主动请客,去喝酒,去吃便宜的饭食。在会所,在公园,在咖啡馆,在友人家里,在旅馆中,都开过会。假如遇到夜间空袭,便灭了灯,摸着黑儿谈下去。

老舍可能没有想到,当初那一勉强上任,一任就是七年。在后来每年举行的理事会上,他连年连任,直到抗战胜利。

1939年夏,“文协”派出作家到华北战地去访问抗战将士。同时,慰劳总会组织南北两个慰劳团,函请“文协”派员参加,老舍参加了北团。“文协”当然给不了盘缠,老舍便提了个小铺盖卷,带了自己的几块钱,北去远征。慰劳团先到西安,而后绕过潼关,到洛阳;由洛阳到襄樊老河口,而后出武关,再到西安;由西安奔兰州,由兰州到榆林,而后到青海、绥远、宁夏、兴集,一共走了五个多月,两万多里。在陕州,老舍几乎被炸死。在兴集,他差一点被山洪冲走。

“文协”总务部主任实在不是个好差事,既无名也无利,只能算是个免费义工。日常工作与各地分会以及作家们通信,都得自费购买信封和邮票。协会的经济拮据是老舍最头疼的事,作为一介文人,一个视写作为生命的职业作家,不得不放下面子,去四处“乞讨”,八方奔走,甚至亲自上门求情作揖索要。复杂的政治环境,也让老舍费尽心力,国共两党关系时而微妙难言,时而剑拔弩张,双方都给老舍施加了不少压力。老舍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我不是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谁真正抗战,我就跟谁走,我就是一个抗战派!”

国共关系最微妙时,“文协”的活动受到限制,特别是到重庆后,“文协”的许多活动,都要上报国民党文化工作委员会批准,老舍本人也时常遭到无端的挑剔、监视和跟踪,“只要动一动,外边就有谣言,每每还遭受打击”。1939年,老舍随战地慰劳团访问延安后,身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张道藩,居然亲自散布“老舍叫共产党包围了”的谣言。老舍对此十分不满,致信张道藩:“现在是团结抗战的时候,大敌当前,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抗战。凡是抗战的人,我都欢迎;不抗战、假抗战的,不管什么人,我都反对。你的说法是在分裂抗日战争,有利于敌人,不利于抗战。”办事很难,但他不灰心,也不抱怨,诸事谨慎,处处留神,为了抗战,他甘心忍受一切委屈。茅盾在1944年纪念老舍创作二十周年大会上,发自肺腑地说:“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这一件大事——抗战的文艺界大团结,恐怕不能那样顺利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到今天了。”

4

虽然“文协”的杂事缠身,但老舍从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笔。在强敌迫近、家国濒危之际,老舍以民族的最高利益为重,墨是血,笔是刀,“写什么都好,怎样写都行,只要它有益于抗战”。“抗战第一。我的力量都在一支笔上,这支笔须服从抗战的命令。”他停止已经写了十余万字的两部长篇小说,集中笔墨致力于通俗文艺的创作,写了形式旧、内容新的戏剧,写了大鼓书,写了河南坠子,甚至写了数来宝:“抗战,抗战,全民族的热血急潮!艺术在欢呼狂叫,艺术在血中找到它的王道。雪月风花,一笔勾销,没人再去弄那些哀艳的词调,教小红低唱我吹箫。”对这一时期的写作,老舍后来在《八方风雨》中回忆道:“人家要什么,我写什么。我只求尽力,而不考虑自己应该写什么,假如写大鼓书词有用,好,就写大鼓书词。艺术么?自己的文名么?都在其次。”当时,老舍致力于通俗文艺创作,遭到许多作家的种种非议,也有人惋惜老舍在浪费自己的文学才能。通俗文艺永远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这点老舍何尝不知,只是,他说:我觉得我的一段鼓词若能鼓励了一些人去拼命抗战,就算尽了我的微薄力量。假如我本来有成为莎士比亚的本事,而因为乱写粗制,耽误了成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我一点也不后悔伤心。

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老舍的艺术追求和文学思想,他的文化心理也在“抗战高于一切”、“救亡高于启蒙”的氛围中发生了变化。他笔下的人物,也与抗战前写的老马、张大哥、猫人、牛天赐等愚昧麻木、贪生怕死、自私苟活的市井人物截然不同。他在《大时代与写家》一文中,写过这样一个士兵:“我看见一位伤兵,腿根被枪弹穿透。穿着一身被血、汗、泥浸透糊硬的单衣,闭目在地上斜卧,他的创伤已不许他坐起来。秋风很凉,地上并没有一根干草,他就在那里闭目斜卧,全身颤抖着。但是,他口中没有一句怨言,只时时睁开眼睛看看轮到他去受疗治没有。他痛,他冷,他饥渴,他忍耐,他等着!”

抗战胜利后,老舍因“文协”公务未了,《四世同堂》也尚未完稿,而继续留在重庆。朋友们陆续离开重庆,每次告别,都勾起老舍的惆怅和乡思:“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

喜欢一个人的抗战请大家收藏:(www.klwx.net)一个人的抗战快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一个人的抗战最新章节 - 一个人的抗战全文阅读 - 一个人的抗战txt下载 - 施立松的全部小说 - 一个人的抗战 快乐文学

猜你喜欢: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仙逆我的模拟长生路赤心巡天妻心如刀一剑独尊仙秦多元宇宙帝国护花高手在都市王者从红月开始